## 二手空调回收背后的门道
烈日炙烤下,二手空调回收师傅老陈的货车穿梭在东莞工业区。
他手里那把螺丝刀既能拆出真金白银,也可能拧出一堆电子垃圾。
这个游走在环保与暴利之间的行业,藏着许多外人不知道的秘密。
懂行的回收商**眼会盯住空调侧面的出厂编号,这串钢印数字比产品说明书更诚实。
2018年后生产的机器铜管普遍减薄0.3毫米,2015年前的机型反而能拆出更值钱的紫铜。
压缩机顶部的油渍会暴露真实使用时长,泛黄的保温棉则暗示着化工车间的工作环境。
城中村出租屋淘汰的空调较受欢迎。
这些机器往往只经历过三五个夏天的考验,内脏零件磨损轻微。
回收价通常能谈到新机的四成,转手给翻新作坊就能创造七成利润。
而电子厂报废的工业空调看似壮观,实际拆解时才发现蒸发器早已被腐蚀穿孔,只能当废铁处理。
真正考验回收商的是氟利昂处理。
合规企业要花50元/台请持证人员抽取制冷剂,但地下作坊直接排入大气。
去年东莞查获的非法拆解点,仅R22制冷剂就偷排了3吨,相当于15万辆汽车一天的碳排放量。
现在精明的回收商会把完好的制冷系统整体转卖给维修站,既规避风险又多赚一笔。
拆解车间里,铜铝分拣的误差决定盈亏。
1匹挂机理论上能拆出4.2公斤铜,但生锈的换热器会折损两成重量。
老师傅用砂纸打磨铜管切口就知道纯度,掺铁的废铜每吨要少卖8000元。
较值钱的是外机风扇电机里的漆包线,积攒够五百公斤就能等来金属涨价的好行情。
这个行业的暴利时代正在褪去。
随着新能效标准实施,老式定频空调的二手价值每月都在缩水。
现在回收商更愿意接整栋写字楼的批量淘汰单,毕竟在东莞这样的制造业城市,下一波设备更新潮永远在路上。